千山历史

千山是有着浓厚历史沉淀的名山,这里我们从千山的山体形成过程、人文、宗教历史发展等方面来解读千山历史。
千山山体形成史

千山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大约在30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太古时代的海洋。后经历太古时代早期、晚期地质事件和两次古老花岗岩的侵入,使火山岩系产生变质作用和褶皱断裂。又约在白垩纪早期,这里地壳隆起,由太古海洋变成古陆地。后又由燕山运动所产生的断裂构造,使上覆压力降低,炽热的岩浆上升,侵位于地壳深部,结晶为花岗岩。此后地壳不断上升,使上覆层消失,花岗岩裸露于表面,呈现出层峦叠嶂、奇峰林立、坡陡谷窄的山貌特征。千山为中粗粒花岗岩,容易风化剥蚀,由初期海拔千米以上,经过几千万年的风雨凋磨,降低到千米以下。但风化层岩石松散,含有水分。为松树和其他植物生长提供了自然条件。千山为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154天,年均降水量729毫米,雨量充足,山中植物品种繁多,包括梨花、稠李花、杏花、天女木兰花、丁香白花、接骨木花等类植物。这里尤其要提一下:在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景区的中心,有一座天然高耸的山峰酷似弥勒佛。这尊天然大佛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冰川地质运动造化而成的,坐落在天成弥勒大佛脚下的大佛寺被公认为世界唯一“天成弥勒道场”。

千山人文历史

千山地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到了新时期时期,千山地域的人类群体开始形成并发展着个性文化,即以渔猎文化为本,以饰压纹的筒形陶器为日常用具和主要文化特征。至进入距今约3000年前,这里的先民与周边地区的人们交流接触,千山地域文化一方面突显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则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因素,并显现出两者融会的迹象和成就。之后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文化在千山区域广泛传播,期间,有很多通晓经史的儒学仁人志士隐逸于千山。魏晋到隋唐时期,汉文化在千山区域得以大传播大交融和大汇合。儒释道三家在相互的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充分体现了千山文化的融合精神。宋、辽、金、元以及明清的几个朝代,千山文化继续输入、吸纳和发展汉文化以外,更有契丹、女真和蒙古文化,特别是满文化辉煌的发展。

千山佛教发展史

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魏晋以来,市局纷扰,因避战祸,僧侣多向四面八法云散,其中诸多名僧来到辽东传教说法。西晋后,五胡乱中华,十六国之争战,纷乱异常。中国出现南北两部分。北方胡族也受佛教影响,大力提倡佛教。这一时期里的千山,大安寺、龙泉寺、祖越寺、中会寺、香岩寺等已成一定规模,虽还是十分简陋,但大体上形成千山佛寺的格局。僧侣也不断地增多,佛教从华北、西北及山东、江浙等地不断地传入,同时,这一地区的大批僧侣去长安、洛阳等地求佛法,请浮屠。因此辽东佛教也甚盛行。千山作为辽东佛教一集聚地而得以隆盛。隋唐时期,千山诸禅林的建筑和扩建、修葺等工程得以实施,加之隋文帝、隋炀帝和唐高宗六次征高句丽,千山一带即是隋唐之际征战的战场。因此,千山诸禅林的规模建筑和佛教传承、兴盛乃至发展有着独具的风格和特色。尤其禅宗、密宗在千山诸禅林中得以传承发展和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千山毗户派。至辽代,千山佛教兴盛一时,佛寺建筑、修缮、修葺、扩建出现了空前局面。从保留至今的五大丛林的寺院建筑上看其规模和背部结构及其佛像等都有辽金时期的工艺、手工、技术和风格的体现。另外,千山佛教传承宗派也有辽代因素的文化符号。金元后,在佛教衰落的大趋势下,千山佛教也无大发展。总之,千山佛教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艰难跋涉,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色和风格。

千山道教发展史

东汉末年,道家学说开始进入千山,但当时千山处在初期阶段。只能是道家的一些修炼者们,隐居在千山的林中古洞中潜心修行。到宋元时期,千山亦有道教流传,但不广泛,只是踪迹,不久便销声匿迹。至清初再次传入千山,康熙六年(1667年),沈阳太清宫郭守真派弟子刘太琳、王太祥来千山传道。开始栖身于罗汉洞,后经多年数代弟子艰苦创业,始建无量观,遂之道教在千山得以迅速发展。据无量观相关史料记载,仅清初至民国的三百年间,道教宫观建筑就多达16座。千山道士就有龙门派、金山派、蓬莱派、华山派等。从无量观祖师刘太琳创建无量观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的300多年间共传了17代道教弟子。鼎盛时期千山内就有道教宫观25座之多,道士多达170多人,拥有土地1700余亩。其中知名道观有:无量观、普安观、五龙宫、太和宫等,特别是无量观,1983年经国务院审批同意成为21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之一。